私享家梦梦

【爱一切美的事物,做一个有趣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时迷茫彷徨,却时时渴望迅速成长,一直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心怀悸动,努力奔跑。

空虚的热闹,充实的沉默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野草》

当我沉默寡言的时候,我的思想在空旷的舞台如精灵般尽情舞蹈,像脱缰野马在无垠的草原中率性驰骋。我开口的时候,如同之身舞台上,看着台下无数双盯着的观众眼睛,他们使我紧张,让我无所适从,我脑子瞬间空白,我因此感到无穷无尽的孤独与空虚。


看到这段话,我会不自觉哼起高中时熟悉的一段歌:“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跟鲁迅先生的思想差距高下立见,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民族的发展,忧心着大众的未来,而我太渺小,仅够思考我个人如何在这万千世界中立足。

记性不大好,因为喜欢抄写歌词,我倒也幸运地记住了好些歌词,在那些歌词中我收获了与我真实青春时期不一样的感觉,关于爱情与友情的感觉,在耳旁的旋律中被放大。初中听艾薇儿,在激昂澎湃的旋律中我记住了不少英文歌词,使我的英语成绩稍微有些靠前。高中,mp4换成了mp3,而这小小的随声听是我晚自习必不可少的陪伴。孙燕姿、周杰伦、SHE、陈奕迅……港台明星的音乐陪我度过了冗长的高中时期。

忆起往昔,我一个人静静听歌,我觉得热闹且充实,那是我如今特别期待自己长期保持的平静状态,人老了,真的愈发觉得平静有着莫大的力量。对于热闹与孤独,我有了新感受。

年少的我不懂孤独,一个人呆着反而觉得舒服安逸。长大后,虽然也多是一个人的状态,孤独感间歇性油然而生,让人感到害怕。害怕掉进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大声呼喊也无人应的绝望。在众多热闹面前,我显得无助,无法合群的无力感让我无所适从。我安慰,我还是适合一个人待着。

那时,我多么享受一个人的时间,一个人心思驰骋的空间,我那时还未开窍,还不知道怎么去爱上一个异性。或许,当时我已经对男孩子有心动的感觉了,是浅浅的,是淡淡的,不会完全扎进去。当我感觉愉快自由的那时,可能在外人看来是孤单的,甚至有些怪癖。初三坐我前面的两个男孩子就对我在书上、练习本上随处记的歌词很感兴趣,他们以为我正陷入一种暗恋的状态,好奇地八卦我是不是在写情书。我那时坦然欣然应对这话题,跟他们讲那是谁谁的歌,强调那是我喜欢的、记忆较深的一些歌词罢了。而到了高中,我那时有个同桌也好奇我这样的行为,我也不多做解释,我们三人同桌那时隐约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位置放着自己心动的异性,谁也没把这话题挑开哦,似乎有种默契一个眼神对方就能了解。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充实的沉默,不需要剖开自己给别人知道赤裸裸的内心,那可能还会让人有些不适。

我向来不是一个在外面喜欢热闹的人,我总对高中时期那么合群的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大学有段时期热衷于团建活动更是我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时的热闹确实是热闹,我也享受那么多人凑在一块吃饭喝酒聊天的场景。如今,七八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保持联系,而我跟他们最终成了平行世界的人,我们极少联络,甚至节日祝贺都没有,当年那些说说笑笑的人,他们的名字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微信好友里,也没去清理。

多年后,我不再抄写流行歌词了,而是摘抄古典诗词和经典名著。鲁迅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会遗憾自己在年少最好的时光荒废,会慨叹自己的不争气。真真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在沉默的时候,我有时候反思自己,调整自己,好好出发。

我惶恐自己会在热闹中迷失自己。我向来不是个目标感十分明确的人,比起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做什么的抵触更是我工作生活中清晰的存在。我不想当老师,最终还是当了老师;我不想做班主任,最终还是当了班主任。既来之则安之,那么我就简简单单当一名人民教师,踏踏实实做好学科教育。可是事与愿违,没有任何不能拒绝的理由,我还是被迫当了级长,走上了与教学相背的德育管理路线。在随波逐流中,兴许别人看着觉得我可能生活得不错,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空虚的热闹”呢!

记录到这,越觉得文字灰冷。总之,把自己心中的不快在此宣泄出来,我感到畅快,我愿将此称为“充实的沉默”!

评论
热度 ( 1 )

© 私享家梦梦 | Powered by LOFTER